中外历史文化网(人文心经)

欢迎访问中外历史文化网(人文心经)!

我们为何能够抗战必胜

2021-02-07 23:53分类:中国现代史 阅读:

 

内容摘要:阅读提示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,在全民族救亡图存的紧要关头,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,中国的抗战能否取得胜利、如何才能取得胜利、中国抗日战争的进程如何发展等重大问题现实地摆在全国人民面前。军民结合的根据地建设为战争胜利提供了根本依托抗日战争中,毛泽东指出,为了有足够的力量抗击日本侵略者,必须要“使军队和民众打成一片”,要达这一目的,就要有将军队与民众结合起来共同战斗的革命根据地,即如毛泽东所说:“赖以执行自己的战略任务。挖掘军民合作伟力,要求我们坚持“中国特色”,充分相信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,借鉴世界先进经验,进一步完备军民融合要素、拓宽军民融合领域、提高军民融合效益。

关键词:抗战;军民融合;抗日战争;毛泽东;人民战争;乃胜利;民众;伟力;中国共产党;军队

作者简介:

  阅读提示

 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,在全民族救亡图存的紧要关头,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,中国的抗战能否取得胜利、如何才能取得胜利、中国抗日战争的进程如何发展等重大问题现实地摆在全国人民面前。毛泽东1938年在《论持久战》中提出“兵民乃胜利之本”“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,存在于民众之中”等著名论断。这些论述像一盏明灯,驱散了军民心头的迷雾,使人们认识到人民战争的战略地位,有力指导了全民族抗战的伟大实践。

  动员组织全国军民团结一致、合力战斗是取得抗战胜利的根本

  “七七事变”爆发后,中国共产党立即以满腔热忱向全国人民、各党各派各界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,彻底战胜日本侵略者的《抗日救国十大纲领》,其中概括了共产党在抗战时期的政治主张。1938年,毛泽东在《论持久战》中又提出“兵民乃胜利之本”“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,存在于民众之中”等著名论断,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关于抗战必胜的信念及其根据所在。

  纵览抗战全过程,中国共产党始终利用各种时机对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进行政治动员,把反侵略战争的必要性、正义性以及斗争的路线方针政策告诉他们,使其确立必胜的信念;以各种形式组织各政党、各阶层、各民族以及海外人士,积极参加支援抗日战争。这些努力,使被帝国主义视作“一盘散沙”的中国人民在“一切为了抗日、抗日高于一切”的信念下动员起来、组织起来,形成了坚强团结的抗日合力。从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,进而发展到战略反攻,无论是在正面战场还是在敌后战场,中国军民始终同仇敌忾、共赴国难,铁骨铮铮、视死如归,为最终赢得抗战胜利奠定了最坚实基础。

  军民一体的武装力量为战争胜利提供了战斗力基础和保证

  具有强大战斗力的人民军队是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。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,实行人民战争,广泛动员和组织民众固然重要,但同时必须有一支强大的正规军队作为整个武装力量的骨干。抗日战争中,我党把人民军队划分为主力兵团和地方兵团两大部分,主力兵团是人民军队的骨干力量,在正规军中起着主要作用,既可以执行跨地区作战任务,也可以广泛开辟和巩固革命根据地。地方兵团是地区性武装组织的骨干力量,既可以打击当地敌人,还可配合主力兵团进行大规模作战。

  在毛泽东提出“兵民乃胜利之本”著名论断之后,八路军、新四军化整为零,深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、游击区,发动群众进行全民抗战,并依据地域特色建立地方武装和民兵组织,扩建了敌后武工队、平原游击队、铁道游击队、雁翎队等民兵武装,充分利用民众智慧,开展地雷战、地道战、麻雀战等战斗,蕴藏于军民之中的战争潜力,终于发挥出巨大的威力。

郑重声明:喝茶属于保健食品,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,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,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仅作为参考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处理!

上一篇:红色政权首次召开“全运会”

下一篇:民国时期水土保持学的引进与环境治理思想的发展

相关推荐


关注我们

    中外历史文化网(人文心经)

本类推荐
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