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外历史文化网(人文心经)

欢迎访问中外历史文化网(人文心经)!

“龙的传人”,见证中华民族大融合

2021-02-08 00:44分类:中国古代史 阅读:

 

  在中国,龙的影响非常大。中国人都很自豪地认同自己是 “龙的传人”。那么,龙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?带着这个疑问,需要展开三方面问题的讨论:第一,从西王母的故事看图腾的产生;第二,龙图腾的形成与“龙的传人”;第三,中华民族的保护神与东方龙的腾飞。

  半兽半人的西王母是图腾

  西王母又称“王母”“金母”“瑶池老母”“瑶池金母”“王母娘娘”等。西王母的形象经历了从狰狞的半人半兽到握有长生不死药的吉神、天界女仙之首,再到化育万物的创世女神等多次转变,可谓“千面女神”。

  西王母纯粹是神话传说吗?不见得。20世纪的考古研究发现,西王母实际上是上古社会一个游牧部落的女酋长,这个部落就叫西王母国,在现今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。

  天峻县西南20公里处有一座小山,小山的西面有一个山洞,石室里有很多岩画,还有不同时期道士与僧人写的经文、绘画,石室对面还有一座西王母寺遗址。专家考证,西王母时代正是母系氏族社会。最早的西王母形象为半兽半人,实际上就是一种图腾。

  青海省大通县孙家寨村出土的马家窑文物里,有五个女子牵手跳舞的彩陶盆。女子的形象就是虎的牙齿、豹的尾巴,这就是西王母时代的图腾标志。这一时期,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先民还没有掌控动物的能力,所以对动物常常感到害怕。到了父系氏族社会,人类不仅打猎,而且开始饲养动物。

  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,意为“它的亲属”或“它的标记”。原始人认为,本氏族人都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。由此,图腾信仰便与祖先崇拜发生了联系。例如,《史记·殷本纪》就记载“天命玄鸟,降而生商”,玄鸟是商族的图腾。

  如果说动物崇拜反映人们的思维水平局限于感性的直观阶段,那么图腾崇拜就是向抽象思维的迈进。图腾崇拜的对象不是某一动物的个体,而是这一动物的全体。进一步来看,图腾崇拜含有对动物的崇拜、对部落的崇拜、对氏族祖先的崇拜以及对神灵的崇拜。

  传说中,黄帝在统一华夏部落的时候,曾经率领六种猛兽与炎帝在阪泉进行决战。阪泉之战对开启中华文明史、实现中华民族第一次大统一有着重要的意义。黄帝为何能驱使六种猛兽来协同作战?其实,所谓的六种猛兽代表了六个部落。用现代的观念来表述,黄帝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,联合了周边以不同猛兽为图腾的六个部落。

  远古神话传说中的人物——蚩尤,是上古时代九黎部落的首领。他头上长两个角、背生双翅、脚上有爪,头上的角看上去像牛角,脚看上去像鸟的爪。由此,蚩尤就是两个图腾的结合体,一个是牛图腾,一个是鸟图腾。基于此,蚩尤部落可理解为两个氏族的结合体。

  一定程度上说,十二生肖也是图腾印痕的折射。透过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《秦简》可知,先秦时期就存在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。随着历史的发展,十二生肖逐渐融合相生相克的民间信仰观念,并增添了更丰富的元素、内容和传说。

  龙图腾冲破血缘地缘局限

  刘向《新序·杂事五》记载了“叶公好龙”的故事:“叶公子高好龙,钩以写龙,凿以写龙,屋室雕文以写龙。于是天龙闻而下之,窥头于牖,施尾于堂。叶公见之,弃而还走,失其魂魄,五色无主。是叶公非好龙也,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。”通过这个寓言故事,我们可以知道人世间并无真正意义上的龙。

  然而,中国人还是习惯于把自己称为“龙的传人”。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言:“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肇始的象征,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精髓的所在。”对于中华民族而言,龙的精神是团结统一、多元融合的精神,是精进自强、创造求新的精神,是天人和谐、宽容并包、诚信义勇的精神。

  关于龙的最早文献,可能是《周易》这部书。《周易》将龙所处的环境和形态分成“潜龙”“渊龙”“亢龙”“田龙”与“飞龙”等种类,并用以判断吉凶祸福。这样的深刻认识足以表明,早在《周易》之前,先民已经对龙有了较多的认识。

 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,龙是虚无的东西,归根结底也是图腾。中国文化认为女娲造人,女娲和伏羲可视为上古时期的两个部落首领,这两个部落都以蛇为图腾。有学者提出,大蛇为蟒,蟒与龙古音相近。后来,牛图腾、虎图腾、蛙图腾、马图腾、鸡图腾、鹿图腾、鹰图腾、犬图腾、蜥蜴图腾的许多氏族被兼并、融合进来。你有你的图腾,我有我的图腾,怎么组合在一起?不如取出飞鸟、走兽、游鱼等最鲜明的外形部位,将它们组合在一起,成为综合性的、虚拟的动物。由此,龙成为中华民族大融合的见证物。

郑重声明:喝茶属于保健食品,不能直接替代药品使用,如果患有疾病者请遵医嘱谨慎食用,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,仅作为参考,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处理!

上一篇:重视氏族图腾制视角下的家族研究

下一篇:“中华文明探源”新成果 见证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

相关推荐


关注我们

    中外历史文化网(人文心经)

返回顶部